文藻外語大學攜手國臺圖舉辦特展 揭開臺灣民主發展歷程

文藻外語大學與國立臺灣圖書館共同舉辦「臺灣民主與人物-館藏臺灣民主類書展」特展,帶領師生認識先賢如何引領臺灣邁向民主與自由之路。(圖,文藻外語大學提供)

雄好報/記者 郭子琳報導
文藻外語大學國立臺灣圖書館共同舉辦「臺灣民主與人物-館藏臺灣民主類書展」特展,展出百年來曾為臺灣民主與自由奮鬥的人物、報刊雜誌與書籍,帶領師生認識先賢如何引領臺灣邁向民主與自由之路。展期自即日起至6月22日止,於文藻外語大學正氣樓及圖書館1樓大廳展出。
文藻外大校長莊慧玲於開幕式致詞時表示,臺灣民主社會的發展經過蓽路藍縷的過程,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與肯定,也因為民主先輩的努力,今日每個人才能在臺灣寶島安居樂業。她進一步強調,這段歷史的點滴、文獻及研究成果受到國臺圖典藏與分析,可以讓外界看到先民在臺灣過去的生活及文化,以及對後代子孫的啟發。
莊慧玲校長進一步指出,文藻外大於今年3月20日與國臺圖締約成為合作夥伴,協助臺灣學研究在國際上繼續拓點,讓全世界能夠看到深層的臺灣,希望未來雙方在語言教育及圖書研究的合作下,可以有更多交流的機會。
國立臺灣圖書館館長曹翠英致詞時提到,臺灣學人物是今年國臺圖主題策展的重點,臺灣的民主發展之路就是臺灣學重要的一部份,非常感謝文藻提供場地並共同參與策展。曹翠英館長強調,臺灣民主運動的開啟大約是從1920年前後開始,當時的知識份子是臺灣民主運動啟迪的先驅,其中包括蔣渭水、蔡培火、蔡惠如等人,都是民主進程很重要的推手,因此藉由特展回顧,記取臺灣民主發展與歷史文化演變。
曹翠英館長進一步指出,目前國臺圖已與文藻外大組成編譯團隊,譯介國臺圖的鎮館之寶《東印度旅遊見聞》(1669出版),這本書不僅描述166-1662年間鄭成功與荷軍部隊間交戰實況,也敘述歐洲商隊17世紀於東亞的發展盛況。她表示非常慶幸及感謝文藻外大接受國臺圖專案委託進行編譯,因為此書以古德文撰寫,翻譯過程的困難度深具挑戰性。負責此專案的文藻圖書館張守慧館長不僅是德文系教授亦精通意第緒語,其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亦是古德文專家。待此書翻譯完成後,也將為臺灣史創造一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