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訪問大綱範例-鹿兔哈

受訪者:鹿兔哈 (藝術創作講師)
第一集
Q1:請鹿兔哈自我介紹,目前工作的型態為何,接案狀況
Q2:怎麼會想從事手機攝影的工作呢?
Q3:創業之前鹿兔哈做了已經有了什麼技術上的背景,做了哪些準備?
Q4:如何建構專業門檻,讓自己的攝影作品不同於一般的手機隨手拍?請舉例一下
Q5:高品質相片 修掉 專業的處理

第二集
Q1:請介紹鹿兔哈參加攝影界公認的國際四大賽獲獎(請問是什麼獎)的得獎作品?
A1:美國IPA 國際攝影獎 入圍 非專業組 智慧手機類
布達佩斯BIFA攝影賽 入圍 專業組 人像
日本東京TIFA國際攝影賽 入圍 人像
俄羅斯MIFA攝影賽 入圍 人像
Q2:參賽的心得是什麼?
Q3:手機攝影作品也有收藏家收藏?
Q4:數十萬到近百萬起跳的藝術收藏案-手機攝影作品,作品的元素和創作過程要注意什麼呢?請舉一個故事

參考資料:
我今年準備要買房了,為了紀念創業兩年就有能力置產,也算有資格能寫一點點創業故事了。
當時選擇這條路時我其實很害怕,因為手機相機攝影當時乍看是藍海,卻不是什麼高門檻技術,畢竟永遠有人比你拍攝的圖更有想法跟創意,或是聲量更高,我該怎樣構築門檻?
當時我就打定主意去做沒人敢做的事,一個是挑戰最高又神秘的殿堂領域,一個是最希望打破原先相機攝影很難學的門檻願望- 用手機就能學習影像基礎觀念教學,制定自己要隨著環境變形的預估,預測會遇到什麼,可能會怎樣…等等的情況,然後就放膽去做了。
放膽指的不是無謀,而是我確信在手機拍攝靜態、動態這兩大項目上,是真的確實擁有別人不會有的優勢才做,現今只有一個領域你超危險的,就算兩個好了,你若不在未來趨勢上,其實也等同沒有。
剛好稍微幸運,以前準備的影音技術學習、虛擬視覺、社群與文章內容製作、搜尋引擎和關鍵字、視覺與空間設計、企劃心理、營運公司、還有1000本視覺、商業、寫作等書籍累積,每年40本海內外時尚與設計雜誌的研讀,才造就了一個現今走在趨勢上,還能擁有多重武器門檻的鹿兔哈。
接著就是國際競賽參賽到飽,都是自己報名,前年+去年繳了2萬多,回收40萬左右,也終於被推薦給有量的收藏家,之前都很少,價碼也很差,而這個好消息,也相對的是實力的證明。
不是我看起來很輕鬆,而是我不說,外人不會知道我花了20多年的時間持續累積知識,當中包含用了6年的時間升職跟開公司,公司開到倒還賠了一棟房子一切從0開始,跟花4年鑽研手機攝影,才敢正式轉職當手機攝影師,也參與了各種機會,到這兩年多才全力在國際攝影賽參賽,報名至少超過40個,當然四大賽一個都沒少,才有幸接到每一件都是數十萬到近百萬起跳的藝術收藏案指派的資格。
因此除了感謝每一個支持過我的人以外,我也感謝我自己,若不是以上那些苦心鑽研和堅持,還有樂天樂觀的心態,我想我應該撐不到現在,還有感謝老天願意給我一席之地生活,至少目前能完成人生一個安穩的條件。
買房沒什麼了不起,但全部靠自己就很可以💪,還是一個根本不被看好的手機攝影
有機會再來分享這段期間做了那些事情,每一件事都有它的背後深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