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完了最慢的糖鐵五分車,今天的行程是前往搭乘世界聞名的「阿里山森林鐵路小火車」!這是在日本時代興建,原本是搬運木材及物資的,後期轉型為觀光事業,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台灣嚴重災情,阿里山林鐵也因此受到災害停駛,在歷經種種困難之後,終於在2024年7月全線通車,當地也希望藉由阿里山林鐵的敲門磚,順利申請到世界遺產的殊榮。搭乘阿里山林鐵可分為一班列車或主題列車–栩(許)悅號、福森號、檜來嘉驛,這次我們搭乘的是全車廂由紅檜和台灣扁柏打造的「福森號」,超大的景觀窗、舒適的皮革座椅;要特別介紹的是當我們在上山的時候,火車頭是在尾巴,推著我們上山,每過一個山坳彎角,就可以列車頭就可以看到列車尾,這可以說是搭乘森林鐵路最特別的地方;在溫暖燈光照射和窗外阿里山美景的映襯下,每個人拍照起來都像是網美照一樣漂亮,更漂亮的是穿過山腳雲霧之後,我們來到了雲層之上,看到的就是壯闊的雲海景觀,層層疊疊的山林雲海美景,每每列車一個轉彎,就會聽到此起彼落的驚呼聲,讚嘆雲海好美,捨不得閉眼!
阿里山森林鐵路從嘉義市區到重要的中繼站–「奮起湖站」全程大概2小時左右,嘉義縣定古蹟奮起湖車庫是林鐵僅存的檜木造車庫,早期是小火車補充煤炭、車次換班、鐵道維修、車輛保養與補給的重要中繼站,因為列車在這一站停留時間較久,且接近中午用餐時間,奮起湖便當成為當地美食的代名詞,也為奮起湖聚落帶來商機和繁榮。目前在奮起湖車庫裡有18號、29號蒸汽火車頭,並以火車頭為主角打造一齣燈光劇場。
奮起湖步道群包括「奮起步道」、「杉林棧道」、「木馬棧道」,沿途保留「悶材窯」、「神社」等遺址,遊客來到奮起湖可以特別注意這裡的竹子,是特別的四方竹,看起來外型圓圓的,但手一摸的觸感,可以感受到果真是四方有角度的竹子!
另外要特別介紹的就是「四大鐵路便當」之一的奮起湖便當,一開始是林務局玉山林管處要幫員工準備便當,但考慮到便當在長時間運輸下容易變質,於是發包給奮起湖當地店家製作,新鮮的熱便當加上林金坤先生的母親當初賣麵時最有名的豬肉片配合高山菜筍,改變了遊客與伐木工人的午餐品質及習慣,最高紀錄可賣出多達一千多個奮起湖便當,通常這些客戶都是前一天就預定好的,林氏家族通常是在人們好夢正酣時就開始洗米,起爐灶煮飯菜,做便當。
但在阿里山公路正式通車當天,竟然連十個都賣不完,業者只好轉型,發展觀光旅遊休閒產業,後來轉型為「奮起湖大飯店」,林氏家族為了讓這顆便當可以永留遊客心中,推出「戰斧軟燒肉+燜燒烤雞腿」便當,結合現代口味菜色,既有歷史懷舊味道,也有推陳出新的傳承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