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69 「與獨一無二的天使相處」系列節目2–我家ADHD孩子不想吃藥

有一對父母說:我家的孩子被醫師診斷為ADHD,醫師建議用藥,但我們夫妻有好多擔心……本集節目我們將深入探討一個讓很多過動孩子的父母煩惱的問題–被醫師診斷為ADHD的孩子是否需要藥物治療。本集節目看點:孩子一定要吃這個藥?一輩子都要依賴藥物嗎?吃藥可以治好ADHD嗎?

EP368 「與獨一無二的天使相處」系列節目1–認識ADHD

「媽媽,你的孩子喜歡弄同學,又打到同學!你是不是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評估看看,是不是過動兒?」當孩子被老師反應有「過動跡象」時,家長該怎麼辦?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通常簡稱為ADHD,在我們接下來的系列節目中,將從醫師、家長、教育工作人員等不同的角度來認識ADHD的孩子。

EP195/幸福家庭甜蜜蜜/不完美的小孩

我們常在家庭裡看到一種場景,家長百般用心的陪孩子複習,不斷的反覆叮嚀,期待自己的孩子能有個好成績,結果…孩子成績有如預期嗎?當孩子就差幾分沒有滿分,身為家長的你會有什麼反應呢?我們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出類拔萃,贏得各類競爭,但又不希望人生全是打分數,也想讓孩子快樂學習,朝自己喜歡的去發展。家長常常在這兩種教育方式間擺盪不定…

EP193/幸福家庭甜蜜蜜/代間零距離,陪伴不分離

隨著社會的變遷,家庭結構趨向多元,同居家庭、單親家庭、繼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跨國婚姻家庭等比例日漸增多,長期以來,單親家庭因為數量多、可見度高,經常成為關注焦點,但其實許多家庭的背後,經常有隔代教養的議題。現今家長忙於工作或其他因素造成無法照顧子女時,許多祖父母就必須分擔照顧孫子女的責任,甚至變成沉重負荷。

善用3C幸福3T

EP192//子琳開麥//幸福家庭甜蜜蜜/善用3C幸福3T

臺灣家庭已不分世代,普及地使用Line、 FB等,作為家族間互動的方式,串聯家族成員間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庭與研究中心主任林如萍教授分析指出:台灣的父母多數認同並運用數位、社群媒體有助於子女教養,但就「育有青少年」的父母來看,相較於美國的父母,臺灣的父母對於青少年子女使用數位科技及社群媒體的瞭解與監督程度顯著較低。

EP191/幸福家庭甜蜜蜜/我們離婚了,孩子,你要跟誰?

當我們聽到一段婚姻關係結束時,第一個問題常常是,孩子跟誰?不管答案是什麼,換來的總是一聲喟嘆。孩子沒有選擇家長的權利,又無法阻止家長離婚。大人在離婚時想到的,常常只是,孩子是我的。如果我們肯問一聲孩子的意見,相信他們會說,我要爸爸,我也要媽媽,我希望爸爸和媽媽都能過上快樂的生活。

EP190/幸福家庭甜蜜蜜/神奇的青春期

世上有一種愛叫「親子衝突」,孩子的青春期是獨立成人的開始,當孩子處於青春期時,不僅身體產生變化、還要面臨同儕間相處的問題,以及家庭期許帶來的壓力、再加上心理上渴望獨立自主。環境的變化與壓力,很容易導致孩子的調適困難,出現焦躁、敏感、易怒的情緒反應,而我們應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和引導呢?又如何讓孩子能夠獨立負責、自主思考?

EP189/幸福家庭甜蜜蜜/親子共學好EQ

當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家長也可能會因此惱羞成怒,更加嚴厲的懲罰孩子,希望孩子能因此學習到–這樣是不對的,行為要修正,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下一次,孩子還是會用同樣的方式表達情緒,青春期,常常是父母最感挫敗的教養期,但卻是孩子能否順利轉大人的關鍵期,家長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標呢?

EP188/幸福家庭甜蜜蜜/當青春叛逆期遇上直升機家長

從孩子呱呱落地,依賴家長的照顧,到孩子一天天長大,懂得越來越多,想法、觀點、主意也越來越多,卻不一定都和家長、長輩一致,甚至背道而馳,青春期時生理上的急劇變化衝擊著心理的發展,情緒波動大,再加上青少年處於自我意識發展的加速期,強烈要求表現並實現自我價值,但在這過程中又常常受到挫折,加上家長總是盤旋在孩子身邊、不放心孩子時,可以想像這個家庭每天的日常會是什麼樣。當青春叛逆期遇上直升機家長,該如何陪孩子渡過,家長又該為自己做些什麼準備和提醒呢?

EP187/幸福家庭甜蜜蜜/我與孩子的「新」關係

在新冠肺炎的壟罩之下,人們的生活常常受到疫情的影響,當生活中的突發事故變多,也考驗著家人之間的關係,若家人之間衝突增加,關係就會愈來愈緊張,所有的情緒和不安就會像是鏡子一樣,倒映在對方身上。每個人都希望家是個可以讓我們安心、依靠的地方,而不是隨時隨地都可能會擦槍走火,但如果你的親子關係已經面臨到這麼緊繃的狀況,該如何舒緩呢?